工程试验概况:本工程位于上海奉贤区沪杭公路近航南公路口,由国内知名房地产商万科开发建设的12幢楼房,建筑分部工程由上海市地矿建设有限责任公司(http://www.shdk.com/Cn/index.asp)承建,包括钻孔灌注桩和静压桩等。
现场环境: 钻孔灌注桩单桩¢800,桩长80m左右,当时采用12台钻孔桩机正在施工,工地上有多个小循环泥浆池和一个大储浆池,产生的废弃泥浆量,预计平均每天可达2000m3。
试验目的:目前国内排浆要求日益严格,为了达到国家标准以及对环境方面的考量。采取将泥浆快速成土的方法,能够实现装车外运,特此进行了废弃泥浆改良试验。

图1 钻孔灌注桩废弃泥浆
工程试验方案:
现场先制作一个泥浆改良池和清水池并且配备两台挖机。先用泵送方式把钻孔泥浆放到泥浆池内,再从附近河里取水,投入泥浆池内稀释原浆,添加絮凝剂后,再用泵抽出上层清水,测算下层沉淀土颗粒的量。根据絮凝后的泥浆体积和质量,计算DF剂掺入比,配合挖机将泥浆和改良剂混合均匀。
工程试验流程:
① 原状泥水指标检测
② 按体积比,原浆:水=1:1加水稀释
③ 添加絮凝剂,并用挖机搅拌均匀
④ 将池内静置后析出清水完全去除,留下沉淀土颗粒
⑤ 检测沉淀土颗粒,添加DF剂
⑥ 用搅拌式挖斗,在改良池内将土和DF剂搅拌搅匀
⑦ 改良后2h、4h、24h,分别取样检测土体指标
⑧ 土方装车外运,要求振动无液化

图2 向改良池送泥浆
图3 加入絮凝剂后

图4 絮凝处理后,上部清水泵送至循环池
图5 撒DF剂入池
图6 DF剂与泥浆搅拌施工
工程试验效果:
本试验中,抽取钻孔灌注桩施工废弃泥浆10 m3,检测泥浆比重为1.30 ,含水率70% ,分二步完成的泥浆改良施工工艺,检测比重为1.66,含水率39%,在4h后,完全可以满足装土外运、振动无液化的要求。

图7 池内改良土效果
工程试验结论:
1、本次试验设计掺量为15%,是根据原废浆数据(含水量70%,比重1.3)为依据。在具体试验过程中,根据待改良的絮凝后沉淀土颗粒数据(含水量58.3%,比重1.42)计算,实测掺量17.8%。
2、根据改良后4h测得数据(含水量39%),满足根据业主要求24h弃土外运的目标。这也验证了泥浆改良施工工艺的可行性,根据试验目标值,DF剂掺量还可进行调整,降低成本。
3、在本次试验中,经过絮凝剂处理后的清水,可进入现场循环池再次重复利用。
4、部分改良后土体的可回收利用,减少弃土外运量,有利于节约外运成本和环境保护。
5、后续应用过程中,如何尽可能多地回收利用改良弃土,多用途的开发利用该资源,将成为控制成本,节能降耗,保护环境的主要因素。